英烈风采——赵伊坪烈士志略

   

○李辉

赵伊坪同志,原名赵廉越,又名莲月、石庵、罗平,笔名慰灵。灵芝等。1910年7月23日生于郾城县城关东街一个农民家庭里,1925年在北京经彭雪枫同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河南、陕西、山东等地从事农民运动、学生运动和对旧军队的争取和改造工作,为发展抗日、统一战线、建立革命根据地、开展武装斗争,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伊坪同志1924年8月在郾城县立高等学堂毕业,同年秋,他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到北京育德学校初中部读书,在学校结识了彭雪枫、赵子众等同学好友。特别是彭雪枫对他的影响很大。每当课余或星期日,他总爱和雪枫一起交谈对政局的看法,对帝、官、封在中国的黑暗统治深恶痛绝,对苏俄的十月革命十分向往。第二年,他和彭雪枫一起转入北京汇文中学读书。当时,伊坪深受“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倡导科学与民主,痛恨吃人的旧礼教。他热心地阅读《新青年》、《向导》等进步刊物,积极响应李大钊同志提出的“中国青年向黑暗搏斗”的号召,决心像中华英烈们那样,献身于驱虏兴华的民族解放事业之中。

1927年春,首届中共郾城县委会成立了,县委会的负责人传达了中共河南省委的指示精神。为了迎接北伐军进军河南,各地要大力发展党组织,将年满十八岁以上表现较好的共青团员转为共产党员。在革命向纵深发展的时刻,伊坪返回了故乡,从事革命运动,并由共青团转为共产党(当时共青团的译文是cy,代号为中学;共产党的译文是cp,代号为大学)。伊坪深为自己能成为一个“大学生”而兴奋不已,决心以实际行动珍惜它。

在县委的领导下,各地的党组织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了。当时由蔡庄支部、老官田支部、漯河车站支部、漯河寨内支部、城关东街支部和北舞渡支部,而城关东街支部的支部书记就是伊坪同志。县委为迎接北伐军的到来,组织了“文化促进会”,伊坪同志是“文化促进会”的主要负责人。“文化促进会”主要作了四件事:一、创办了“扶轮小学”,吸收三、四十名城乡贫苦子弟入学,对他(她)们进行反对帝官封的教育。二、创办了《扶轮》半月刊,介绍中国革命的形势。三、组织了“新剧团”,奔赴四乡演出。演出的节日有《巧配》、《孔雀东南飞》、《为谁牺牲》、《私塾改良》等深受群众喜爱的反帝反封建的节目。四、以实际行动反击帝国主义的势力。在这期间,以伊坪同志为首动员一批青少年学生接管了漯河基督教堂(福音堂)和附属医院(美国医院),和同学们一起拾回了一座大钢琴,他指着钢琴向学生们说:“苏联革命胜利后,几乎家家都有这样的象牙箱了。”他的话使学生们深受鼓舞。这时,他发展了进步学生李国华、田端等人加入了共青团。

1928年秋,国民党右派在郾城进行大搜捕,主要对象是赵伊坪、赵子众、赵西白三名共产党员,这就是轰动一时的“追捕三赵”的事件。一时间,大街小巷的军警荷枪实弹,特务打手在全城的每个角落出没查找,刺耳的警笛更增添了全城的恐怖气氛。这时,赵西白通知赵子众,让他赶快通知赵伊坪撤离。赵伊坪得知消息后头一批敌人已快到了跟前。他机智地爬在瓦房顶的中坡上,躲过了敌人。当敌人离开后,他就向县城东门跑去。看守东门的是陈文泰,由于伊坪平时的思想工作,使他逐步看清了敌人可卑的反动嘴脸。当时东门是用一条铁链锁着,锁紧门时将铁链拉紧再锁上,锁松时将铁链放松再锁上就行了。伊坪跑到了东门,陈文泰事先就松锁着门,伊坪侧身就过了东门。当第二批敌人来到时,伊坪已经走远了。就是这样,他多次冒着生命危险不停地工作着。为了掩人耳目,他曾藏在仅能容纳一个人的楼梯下面,用苇席围起煤油灯刻写党的文件和传单。有时他藏在两幢房的夹道里,有时潜伏在庄稼地里,少吃缺喝,生活极为困难。长期的隐蔽生活,使他全身长满了疥疮,行走非常困难,不得已才转移到舅父家的一个粮仓里躲起来,经过舅母和表妹的精心护理,三个来月才痊愈。

1935年春,党组织派他任杞县县委书记,公开身份是杞县“大同中学”教员。他利用一切机会宣传马列主义,倡导抗日救国。他和进步青年姚雪垠一起创办刊物,经常用“灵芝”、“慰灵”的笔名发表文章。1937年她的好友共产党员张维瀚同志介绍他去山东第六专员公署作秘书工作,山东的第六专员公署设在聊城,专员范筑先将军,是一个颇居爱国心的国民党左派人士。伊坪得此消息后,感到去到那里搞好统战工作,定能为党的事业作出更大贡献,因此就欣然前往。临别时,广大师生依依不舍,洒泪相送。伊坪同志讲了一个很感人的小故事:在四周如同泼墨的深夜,一个分不清东西南北的人在徘徊着,忽然在前方出现了一点红光,这个人就欣喜地向着红光走去。这个小故事象征着党在召唤他前进。后来,姚雪垠就以这则故事为题,写成一篇《红灯笼的故事》,收集在莫斯科出版的《中国小说集》中。

伊坪到了山东第六专员公署担任秘书工作后,以饱满的政治热情投入了抗日工作。统治山东的军阀韩复渠,是一个卖国求荣的家伙,把大好河山拱手相送,而范筑先领导的鲁西北,在伊坪等同志的启发教育下,带领全区人民浴血奋战。当韩复渠把济南城拱手送给日本侵略者后,中共山东省委决定由赵伊坪以第三集团军政训处的名义接管了国民党的《国民日报》,并和齐燕铭一起创办了《救国导报》,这张报纸便成了中共山东省委的机关报。1937年冬,伊坪到了鲁西北聊城,先后任鲁西北特委统战部长,第六专员公署政训处秘书长,鲁西区党委委员。毛主席对鲁西区党委的工作曾说过:“黑暗的鲁西北变成光明的鲁西北了。

1939年3月初,伊坪随区党委转移时在茌平县城北琉璃寺与日军遭遇了,由于身负重伤而落马,丢失了近视眼镜,行走困难而被捕。日军对伊坪施尽酷刑,但他大义凛然,英勇不屈。残暴的敌人将他捆在枣树上,浇上煤油活活烧死。

伊坪壮烈殉国,年仅二十九岁

1986年,党中央和中共河南省委决定在烈士的家乡为其建立纪念碑。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宋任穷同志为其题写了碑名。中共郾城县委、郾城县人民政府决定在烈士陵园修建一座纪念碑。

    (郾城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中心供稿)


责任编辑:文化和文史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