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新华字典》中有两个“漯河”?

   

1.jpg

《新华字典》(第11版)收有两个“漯”字头,读音不同,一读luò,一读tà。但注解中均有“漯河”,一是“[漯河]地名,在河南省”;一是“漯河,古水名,在今山东省”。要弄清为何有两个“漯河”,必须从“漯”字的源头说起。

“漯”本作“濕(湿,shī)”。已知最早的“濕”见于战国时期的“平都矛”上。“濕”由“日”“水”和“絲(丝)”会意,表示在太阳下晒湿丝的意思;“絲(丝)”兼表示读音。汉代,“濕”分两路演化:一路是在金文、小篆“濕”的基础上省简,又据其草书字形,楷化作“湿”;一路将“濕”省去一“糸”,东汉刻石《郙阁颂》作“漯”,是“日”讹变作“田”所致,此字形为楷书“漯”所本。“漯”本义指潮湿,读作tà,《郙阁颂》中的“漯”即为潮湿之义。“漯”表示“湿”义在经典中多有用例,如《黄帝内经·素问·刺腰痛》篇中“会阴之脉,令人腰痛,痛上漯漯然汗出”,“漯漯”指汗出貌。今河南方言中,仍将出汗的状态称作“湿漯漯的”,书面语作“溻湿”。需要指出的是,《说文解字》将“濕”作水名解释,表示“潮湿”义的字作“溼(shī)”。后以“溼”为“濕”的异体字,今“濕”“溼”均规范作“湿”。

2.png

作为古水名的“漯河”,指的是哪条河?《说文解字·水部》“濕,水。出东郡东武阳,入海。从水,㬎声。桑钦云:出平原高唐。”“濕”在此读作tà,后又读shī,乃历史音变的缘故。濕河指从东郡东武阳县(今山东莘县一带)流出注入大海的一条河。张舜徽《说文解字约注》在“濕”条下注“此水为古黄河下游支流之一。故道自今河南浚县西南别黄河,东北流经濮阳、山东范县、莘县、聊城、临邑、滨县等县境入海。见《水经·河水注》。”他论证说:“今山东徒骇河,俗名土河,土、濕双声,实一语也。盖即古濕水之残余而稍有迁改耳。”因汉代“濕”演变作“漯”,所以文献中“濕水”多写作“漯水”。该河与《尚书》《史记》《水经注》等古籍记载的古漯水(漯川)应为一条河。今山东章丘一带仍有“漯河”或是其故道遗存。《新华字典》中“漯(tà)河”即指此河。“漯”又指古(lěi)河、古(lěi)河。

作为地名的“漯河”是怎么来的?作为地名,“漯河”在明清时曾被称作“螺湾”“螺湾渡”“螺湾镇”“螺湾河”等,是当时郾城县下属的一个地方。为什么称“螺湾”?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颍川郡志·郾城县》:“螺湾渡在县东五里,乃沙河交会之处,钧、许、陈、蔡南北往来之冲,二水迴环如海螺,因得名。”“螺”在《说文解字》中作“蠃(luǒ)”,一种释义作“虒(sī)蝓(yú)”,指蜗牛状软体动物。后由“蠃”分化出“从虫,呙(guō)声”的“蜗”专称陆生不可食的蜗牛;又分化出“从虫,累(lěi)声”的“螺”专指水中可食的螺。“螺湾”因二水迴环如海螺形、河道在此转弯而得名。大约在明代中叶,人们将“螺”的形旁“虫”调换为“水(氵),改作“漯”,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郾城县志》首次出现“漯湾店”“漯湾渡”“漯湾镇”等以“漯”作地名的现象,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郾城知县张仕周所撰《退城碑》中提出“漯河”地名概念,“漯河”之名形成。1933年,著名社会活动家、书法家张钫书写“漯河镇”三字,镌刻成碑。由“螺湾”改“漯河”,“从嘉靖中叶,经过了三百多年的历史进程,从提出到认可,又遭否定,再重新认识并最终得到公认,形成共识,完成了漯河地名的升华演变”,文化学者刘西淼、刘碧莹在《“漯河”地名考述》中如是说。

3.png

虽然作为地名的“漯河”在明清时已形成,但得到官方和辞书认可还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明清时期的《字汇》《正字通》《康熙字典》和民国时期的《中华大字典》《辞源正续编合订本》《国音常用字汇》等重要辞书在“漯”字头下均未收录“漯(luò)”及“漯河”作为地名的义项。

1948年,漯河解放,建立“漯河市”;1949年,设置漯河为县级市;1986年,漯河升格为省辖市,漯河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日渐扩大,作为地名的“漯河”逐渐得到了社会的认可。1953年10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原版《新华字典》始收“漯”及“漯河”作为地名的义项:“漯……漯河镇,在河南省。”注音字母读luó,阳平(二声),“漯”的注音与声调和“螺”是相同的,亦证明“漯”是从“螺”分化而来的。1954年8月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一版《新华字典》“漯”字头下注:“﹝螺﹞漯河市,在河南省。”作为地名的“漯河市”首次被载入字典。“螺”指“漯”从“螺”音,但声调读作阴平(一声),即读luō,1957年6月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一版《新华字典》沿用此读音。1957年10月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普通话审音委员会公布《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初稿和本国地名审音表初稿》,于1958年4月由文字改革出版社出版,其中《本国地名审音表初稿》将“漯河”审定为:“漯河,(河南)……luòhé。”“漯”的声调标注为去声(四声)。1959年5月商务印书馆修订重版的《新华字典》中“漯”的声调仍为阴平(一声)。1962年7月商务印书馆修订重排本第3版《新华字典》“漯”的声调由阴平(一声)改为去声(四声),并被其后的各版次《新华字典》沿袭至今。这就是《新华字典》中“漯(luò)河”的由来。

综上可知,表示地名的“漯(luò)”与表示潮湿和河流的“漯(tà,lěi)”来源不同、形成时代不同、音义也不同,是一组典型的“同形字”,即分别为记录不同的词所造而字形偶然相同的一组汉字。因此,《新华字典》中收录有两个“漯河”就不奇怪了。

    (作者:李华强)

责任编辑:调研科